文化中國行|《珠郎娘美》:侗族傳統(tǒng)口述文學的代表作
《珠郎娘美》簡介:
《珠郎娘美》是侗族著名的民間文學作品,創(chuàng)作時間約在清乾隆至嘉慶年間。在貴州,主要流傳于榕江、黎平、從江三縣侗族地區(qū),大多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承,也有的借用“漢字記侗音”方式記錄成文字。作品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演繹而成,相傳珠郎和娘美都是古州(今榕江)三寶侗鄉(xiāng)人。在流傳的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版本,并被改編成長篇敘事歌、說唱和侗戲。
珠郎娘美的故事,滲透在侗族文藝作品的多種形式之中,成為侗族傳統(tǒng)口述文學的代表作,在民族學、民俗學、語言學、倫理學、美學以及族際間文化藝術交流等方面,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。2008年6月,《珠郎娘美》入列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。
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石云昌:要將畢生所學侗戲全都教給學生
“滿堂兮美人,忽獨與余兮目成?!痹谇瓥|南,有一個人人都耳熟能詳?shù)膼矍楣适隆槔赡锩?。有這樣一個人用一生演繹、傳承他們的故事,他就是侗戲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石云昌。

石云昌(男)與學生們。受訪者供圖
“從小就在父親跟前耳濡目染,對侗族文化有了濃厚的興趣,那時就想有一天要讓侗族文化被更多人熟知?!遍沤h栽麻鄉(xiāng)八匡村人石云昌,年輕時當過民辦教師10余年,一邊教書一邊跟當?shù)馗鑾煂W侗戲一邊帶侗戲班,對侗戲的傳播和傳承執(zhí)著而富有感情。
“今年63歲,肩上的擔子從未卸下,要將學到的侗歌侗戲全部教給學生,讓大家代代相傳?!笔撇龔臎]有擔心過傳承的問題,除了平常在家中組織同村人學侗歌侗戲,他還在榕江縣忠誠中學負責侗戲傳承教學,不少學生因此考上藝術院校,現(xiàn)在寒暑假,戲班子里也有大學生和中學生的前來參與。
“今年春節(jié)期間就帶著學生們在榕江巡演了9場《珠郎娘美》,近3萬人觀看了演出。”石云昌說,近年來,戲班子還借助榕江縣三寶侗寨旅游的興起,在侗年、薩瑪節(jié)等節(jié)慶進行表演。在學生的幫助下,開通了抖音賬號,把自己的教學內(nèi)容和演出視頻上傳到社交平臺,目前有近1萬粉絲關注。《珠郎娘美》這出動人的愛情故事傳得越來越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