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蜜桃臀在线播放_女人成午夜大片7777在线_亚洲综合网在线观看首页_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

黔東南州權威媒體門戶網站

 

首頁 新聞 政務 圖客 視頻 文化旅游 黔東南故事 數字報

紅軍長征與茨篷侗寨鼓樓

發(fā)布時間: 2021-06-29   作者: 吳志培   來源: 黔東南新聞網 編輯: 王槐雪

  

  在黎平縣茨篷侗寨,有一座玲瓏別致的鼓樓,占地面積20平方米,三空檐歇山頂式,是侗族地區(qū)文明的象征。

  1934年12月,中央紅軍長征出湘入黔途經茨篷侗寨,隊伍中有毛澤東、朱德、周恩來、張聞天、王稼祥等黨和紅軍領導人。行軍途中,朱德總司令進入該鼓樓烤火,跟群眾宣傳“打土豪、分田地”革命道理,并將在湘江戰(zhàn)役中受傷的警衛(wèi)戰(zhàn)士劉貴祥寄托給寨里的老鄉(xiāng)治療、保護。此后,劉貴祥就在草坪村茨篷侗寨安家下來,新中國成立后擔任草坪村第一任村長,1960去世。從此,這座鼓樓被植入紅色基因,閃耀著紅色的光芒,當地村民稱之為“紅軍鼓樓”。

  據樓頂留下的標識記載,這座鼓樓始建于1751年(清乾隆十六年),至今已有270年的歷史。在這270年的歷史長河中,這座鼓樓飽經滄桑,記錄茨篷侗寨的點點滴滴,寫滿茨篷侗寨的紅色故事,伴著茨篷人民度過每一個春夏秋冬。

  勤勞的茨篷人民,除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外,每天都會來到這座鼓樓集會、議事,追憶當年紅軍經過茨篷侗寨的場面,追憶當年朱總司令講述革命道理的情景,追憶當年長征途中留下來的老紅軍劉貴祥,也謀劃茨篷侗寨的未來。

  從歷史沉煙中走來的“紅軍鼓樓”,侗族人民與其產生了深厚的情感。對于當地群眾而言,這座鼓樓不僅僅是他們的一個文化元素,更升華為他們的精神寄托和信仰信念,在他們遇到挫折的時候給他們以力量,在他們茫然的時候給他們指明方向。86年來,茨篷村民從這里開始,在這里啟航。他們的經濟建設、農事生產、修橋補路、文化活動等都在這里醞釀、產生,然后又在這里歸納、總結、再計劃。每次談論內容,幾乎都插著一個共同的話題,重復著一個共同的信仰——“紅軍鼓樓”“長征精神”,用以鼓舞斗志,砥礪奮進。

  “紅軍鼓樓”成為茨篷侗寨的紅色地標和精神支柱,侗族群眾在價值理念、理想信念、道德觀念上都發(fā)生了深刻的變化,自覺投入進寨路、串戶路硬化、農業(yè)綜合開發(fā)、太陽能路燈安裝等鄉(xiāng)村振興建設,全寨一派欣欣向榮景象,據76歲的茨篷侗寨老黨員楊家光介紹時說。

  生命中煥發(fā)“紅”顏色,擁有“新”定格后,這座積淀270年歷史的鼓樓,被當地黨委政府和文物部門保護起來。2011年,黎平縣政府和洪州鎮(zhèn)黨委、政府對其進行第一次修繕。 2017年,黎平縣文物部門籌措資金,對其進行第二次修繕。2018年,經黎平縣委統(tǒng)一部署,黎平人民縣政府和文物部門申請,被貴州省人民政府列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
  八十六載歲月滄桑,紅軍精神如同一面旗幟,引領黎平革命老區(qū)人民,引領茨篷侗寨群眾聽黨話、感黨恩、跟黨走,紅軍與侗族群眾魚水情深的鼓樓故事,在黎平大地、在草坪村和茨篷侗寨這片紅色沃土上傳唱延續(xù)。茨篷侗寨群眾銘記紅色歷史,凝聚奮進力量,他們在綠水青山中共享美好生活,在紅軍鼓樓里傳承紅色基因,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