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汞礦遺址
坐落在藍天白云的大山深處,蜿蜒曲折的道路是那么的驚奇,層層疊疊的樹木在秋風中搖曳。 秋季的丹寨一片片秋葉金黃,雨后的山區(qū)依然充滿著寒意。從縣城出發(fā),沿著縣道和彎彎曲曲的通村公路,車輛行進半個多小時后,抵達一處峽谷深溝,遠遠望去,黑灰色的廠房逐漸映入眼簾。置身其間,仿佛回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激情燃燒的歲月。這里就是曾經(jīng)聞名遐邇的丹寨汞礦。
峽谷深處,一條小河潺潺流淌,色彩是那么的清晰,青山、白云、流水,是那么的干凈,圣潔,它帶走的是昔日的燈火輝煌,留下的是淡淡的鄉(xiāng)愁。秋風瑟瑟,陽光和煦,卓越的萬馬奔騰的場面,喧囂的機器轟鳴聲,已經(jīng)湮沒在歷史的塵風中,那隱隱約約的“節(jié)約鬧革命”的幾個大字還樹立在廠大門的兩側(cè)。大門上懸掛的兩個紅燈籠已經(jīng)破敗不堪,渲染著歷史的痕跡。曾經(jīng)的輝煌,已經(jīng)隨著時光消失在歷史的長河里。破敗不堪的斷垣殘壁,星星點點的見證,那熱情似火的歲月。往事如風,追憶那熱火朝天的生產(chǎn)場面,“鼓足干勁,力爭上游,多快好省地建設(shè)社會主義”的情懷。遠遠望去在孤風中矗立的一對煙囪,垂淚相望,述說著時代的變遷。從昔日的輝煌,人聲鼎沸,摩肩接踵的喧囂場面到如今門前冷落車馬稀,方圓四周空空蕩蕩的廠房,凋零破碎的玻璃,雜草叢生的庭院,以及懸掛在空中的破敗的旗幟,處處透露出一種荒涼和無盡的滄桑。憶往昔生機勃勃的汞礦,由于資源的枯竭而萎縮,這在貴州大山深處的丹寨縣曾是中國乃至亞洲規(guī)模較大的汞礦之一。四十多年來,丹寨汞礦為國家經(jīng)濟建設(shè)作出了較大的貢獻。當時繁華的汞礦和丹寨縣城形成巨大的反差,曾經(jīng)吸引著當?shù)責o數(shù)人向往。一時間,能夠進汞礦工作成為無數(shù)年輕人的夢想,當?shù)氐呐o不想嫁到礦上。然而誰會想到,幾十年后,時過境遷,貢礦變成一片遺址,而十幾公里外的丹寨縣城則是一片繁華。
廠區(qū)門口的那尊雕塑靜靜地注視著遠方,是乎還要告訴我們什么或者說像遠方來的客人訴說什么?漫步行走在汞礦舊址上,撲面而來的是滿目瘡痍。車間、廠房、采礦洞、宿舍、醫(yī)院、圖書館和電影院等生活建筑設(shè)施,以及水泥路兩邊的行道樹依就在。廠區(qū)外的道路兩側(cè)是當時的街道和店鋪,如今人去樓空,當年的繁花似錦已蕩然無存。……青山不改,綠水長流,物是人非,丹寨汞礦曾經(jīng)的輝煌和貢獻,已留在風中。丹寨汞礦的遺址,或許將作為歷史的遺跡。目前當?shù)貙⒌ふV遺址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,丹寨汞礦遺址獲將成永久記憶。平淡中透露出一絲香氣,讓我們久久的去回憶。丹寨汞礦留給后人的是歷史的評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