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第11顆“金釘子”永久標志在貴州劍河釘入
第五屆國際地球生物學大會野外考察暨劍河“金釘子”(寒武系烏溜階)現(xiàn)場研討會18日在貴州劍河舉行,中國第11顆“金釘子”永久標志在會議期間正式釘入,標志著寒武系苗嶺統(tǒng)和烏溜階全球層型剖面具有全球唯一性和不可代替性,有重要的科學意義。
“金釘子”如同一把地層年代“卡尺”,是全球年代地層單位界線層型剖面和點位的俗稱。國際地質科學聯(lián)合會2018年正式批準,把寒武系第三統(tǒng)及第五階的全球界線層型剖面和點位建立在劍河縣八郎村的烏溜—曾家崖剖面,以三葉蟲印度掘頭蟲的首現(xiàn)層位定義的這個點位,距今約5.06億年。
國際地質科學聯(lián)合會國際地層委員會副主席、中國科學院院士沈樹忠介紹,這個剖面所具備的高度地層連續(xù)性、豐富的三葉蟲群和疑源類微體化石、具有重要對比意義的碳同位素變化,以及保存完好的凱里生物群,不僅為寒武紀中期全球地層對比提供了理想的錨點,也為早期復雜生命演化、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構建及古環(huán)境變化研究提供了寶貴窗口。
時隔多年再次到訪劍河的美國波莫納學院代理校長羅伯特·里普馬·蓋恩斯(Robert Riepma Gaines)表示,當?shù)卦凇敖疳斪印北Wo工作上很有成效,尤其是當?shù)卮迕穹e極參與其保護和研究,增進了對相關化石科學價值的認識。未來希望有更多村民參與到“金釘子”的保護與可持續(xù)建設之中,實現(xiàn)生活改善與地方發(fā)展的雙贏。
貴州省古生物與古環(huán)境全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楊興蓮說,“金釘子”釘下之后只是一個開始,未來還有許多工作要繼續(xù)深入下去。
目前,全球100余顆“金釘子”已有82顆確立,其中有11顆建立在中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