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蜜桃臀在线播放_女人成午夜大片7777在线_亚洲综合网在线观看首页_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

沙灘文化是什么文化

2025-10-30 王槐雪

  提到貴州文化,有人銘記改變中國命運的紅色文化,有人醉心“知行合一”的陽明文化,有人沉浸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,有人追憶戍邊屯軍的屯堡文化。在貴州遵義洛安江畔一個名為“沙灘”的小村落,百余年間孕育出影響深遠的沙灘文化。

  10月30日,以“求是求誠 鋤經(jīng)興邦”為主題的第三屆遵義沙灘文化展示季正式拉開帷幕,讓我們來探尋這顆生長于鄉(xiāng)土的文化明珠——沙灘文化,究竟是什么文化?

image.png

  洛安江蜿蜒流淌

  一

  沙灘文化興起于清代中后期,以鄭珍、莫友芝、黎庶昌為代表人物,是由當?shù)剜?、莫、黎三大家族世代傳承發(fā)展,集經(jīng)學、文學、史學、地理等于一體的地域性文化流派,因抗戰(zhàn)時期,浙江大學史地研究所編撰的《遵義新志》而得名。

  沙灘文化具有持久的傳承性。沙灘文化地處西南一隅,因地處偏僻,反得遠離戰(zhàn)亂,耕讀傳家之風綿延不絕。鄭氏、莫氏、黎氏三大家族世代相交、互為師友,傳承了“耕讀為本,詩禮傳家”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。據(jù)記載,從明末至清末,沙灘文脈傳承三百余年,出了數(shù)十名舉人、進士,沙灘文人著述達200多種,總計2000余萬言,涉及經(jīng)史、詩文、音韻、地理等多個領域,并影響深遠。

  鄭珍被譽為“西南巨儒”,一生清貧,卻著述等身。他與莫友芝合纂的《遵義府志》,被梁啟超贊為“天下府志第一”。其詩作“獨開生面”,詩中田園、苦旅、民瘼等交織一體,《巢經(jīng)巢詩鈔》被“同光體”詩派推尊為“宗祖”。莫友芝精于音韻訓詁,尤善版本目錄學,其《宋元舊本書經(jīng)眼錄》《郘亭知見傳本書目》,被目錄學者視為“枕中鴻寶”,《韻學源流》被學界認為是中國第一部音韻史專著。黎庶昌則以貴州“睜眼看世界第一人”享譽后世,他曾兩度出任駐日公使,曾出使英國、法國、德國、西班牙等國,寫就《西洋雜志》(八卷),被譽為“一卷西洋風俗畫”,所編的《古逸叢書》搶救了大量國內失傳古籍,賡續(xù)中華傳統(tǒng)文脈。

  沙灘文化的勃興,離不開對“實學”的堅守。與當時流行的空談心性的學風不同,沙灘學人主張“實事求是、經(jīng)世致用”。他們不尚虛華,不逐功名,而是沉潛于學問,寓民生關切于典籍考據(jù)、方志編修之中。鄭珍在《儀禮私箋》中一字一句推敲古禮,在《說文逸字》中補訂許慎未收之字;莫友芝遍訪江南藏書樓,記錄珍本異本,為后世保存文獻命脈;黎庶昌出使海外,關注各國富民振興之道,思考強國之路。

  更難得的是,沙灘文化并未囿于書齋,而是走出貴州,融入時代。鄭珍雖未居高位,但其《母教錄》《家禮》等著作,深刻影響了當時的倫理與民俗。莫友芝跋涉南北,精研文獻、??惫偶?,主持整理了大量珍本秘籍,推動學術交流,深受曾國藩敬重。黎庶昌歷任川東兵備道兼重慶海關監(jiān)督,疏浚河道、整頓鹽政,捐資創(chuàng)辦洋務學堂,開西南留學之先河,并以文章經(jīng)世,踐行家國擔當。

image.png

  沙灘三杰:從左到右分別為鄭珍、莫友芝、黎庶昌

  二

  研讀沙灘學人著作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這一文化流派具有鮮明的精神氣質和學術品格,形成了獨具特色的“沙灘范式”。

  在學術路徑上,沙灘文化是“實學派”。它繼承乾嘉漢學重考據(jù)的傳統(tǒng),又不拘泥于瑣碎訓詁,強調“考據(jù)為基,義理為歸”。鄭珍考證《詩經(jīng)》,不僅考訂文字音義,更注重揭示其中的民情風俗,以古觀今;莫友芝研究金石碑刻,不僅辨識文字,更通過實物印證歷史變遷;黎庶昌出使歐洲期間撰寫《西洋雜志》,足跡遍及十余國,所記不限于見聞,更注重實地觀察與比較研究。

  在文風追求上,沙灘文化是“清雅派”。其文章不事雕琢,不尚浮華,追求“清而不枯,麗而不佻”。鄭珍詩歌語言質樸、意境深遠,如《晚望》中“水色秋前靜,山容雨后新。獨憐溪左右,十室九家貧”,寥寥數(shù)語,寫出秋色,寫盡碧水青山,更抒發(fā)了一代大儒心系天下百姓的情懷。莫友芝文風清逸雋永,風格沖淡自然,多寫山林幽趣與讀書心境,體現(xiàn)了學者之筆與隱逸之思的融合。黎庶昌文字典雅簡練,出使日記記事清晰,抒情克制,處處顯示了士大夫的理性與節(jié)制。

  在價值取向上,沙灘文化是“經(jīng)世派”。盡管偏居一隅,但沙灘學人始終心系天下。鄭珍潛心著述《儀禮私箋》《說文逸字》等,雖處鄉(xiāng)野,卻以考據(jù)正本清源,為世立學,其詩文直面慘淡現(xiàn)實、民生疾苦。莫友芝在金陵書局主持校書,堅持“一字之誤,關乎大義”,以嚴謹守護文化傳承。黎庶昌在日本廣交名士,搜集中國散佚古籍,舉銀一萬八千兩,出版《古逸叢書》26種200卷,督印百部,并悉運還國,使“絕學復續(xù)”。

image.png

《遵義府志》資料圖

  三

  作為貴州文化史上最璀璨的高峰之一,沙灘文化富含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,對于我們今天涵養(yǎng)文化自信、改進文風學風,推進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創(chuàng)造性轉化、創(chuàng)新性發(fā)展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。

  其一,學問貴在扎根鄉(xiāng)土。沙灘文化證明,文化高地不必在通衢大邑,也能生于田間地頭。離基層越近,離真理越近。鄭珍一生大部分時間在家鄉(xiāng)授徒著書,其學問根植于貴州山水、民間生活。今天的文化建設,同樣需要“沉下去”,貼近實際、貼近生活、貼近群眾,從地方歷史、民族傳統(tǒng)、百姓生活中汲取養(yǎng)分,避免“無土栽培”式的空洞表達。

  其二,文風貴在求真務實。沙灘學人鮮有“應酬文”“八股文”,而撰寫有思想、有溫度、有筋骨的文章。鄭珍寫農民疾苦,莫友芝記文獻源流,黎庶昌論國家大計,皆言之有物、持之有故。反觀當下,一些文章堆砌辭藻、空話連篇,缺乏問題意識與現(xiàn)實關懷。學習沙灘文化,就要摒棄“假大空”,倡導“短實新”,讓文風學風回歸本質。

  其三,人才貴在代際傳承。沙灘文化的輝煌,源于鄭、莫、黎三姓家族百年接力。父親教子,師者傳道,朋友切磋,形成良性循環(huán)。今天推動文化發(fā)展,也要重視人才培養(yǎng)體系,鼓勵“老帶新”“傳幫帶”,讓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薪火相傳。


中共黔東南州委宣傳部直管網(wǎng)站 主辦:黔東南州融媒體中心

投稿熱線:0855-8251142 投稿郵箱:qdnzxw@163.com

網(wǎng)絡信息投訴舉報電話:0855-8251142 郵箱:zrmtzx24@163.com

黔ICP備11000571號 貴公網(wǎng)安備:52260102556012號 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:52120180013